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向区位优势要“双循环纽带链接优势”,武汉港坐上内河铁水联运“头把交椅”

向区位优势要“双循环纽带链接优势”,武汉港坐上内河铁水联运“头把交椅”

2025-07-19 11:50:19 [知识] 来源:菲影灵阁站

7月8日上午,向区循环武汉阳逻港铁水联运二期码头,位优武汉挺拔的势双上内水联岸桥将一个个集装箱精准吊装到无人集卡上。

这些集装箱来自不同当地。纽带有的链接来自长江上游的重庆,有的优势运头椅来自滨海的上海,还有的港坐来自远洋的日本、韩国。河铁很快,把交这些集装箱便沿着专用通道,向区循环转运至不远处的位优武汉铁路堆场,转乘火车,势双上内水联驶向全国乃至中亚、纽带欧洲内地。链接

铁水联运,优势运头椅这是一场高效的运送。

繁忙的阳逻港码头。刘斌 摄。

8日,武汉市交通运送局发布数据显现,2024年,以阳逻港为中心的武汉港完结铁水联运量23.16万标箱,同比添加44%。这是该港接连第二年摘得全国内河港口铁水联运总量和增幅的“双料冠军”。

接连两年全国榜首,这个内河港口,为何成了货主争抢的“香饽饽”?

武汉是中部区域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中心城市、“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正加速把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国内世界双循环纽带链接优势。

铁水联运,简略说,便是货品经过船只运抵港口后,无需落地拆箱换装,直接“坐”上等候的火车,运往内陆目的地;或许相反,内陆来的货品在港口无缝“换乘”船只,驶向大海。这比传统的“水运+公路+铁路”分段运送形式,节省很多时刻和本钱。

武汉天然生成便是做铁水联运纽带的料。“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在武汉阳逻港交汇,让这儿成为中西部区域联通全球的重要纽带,依托“黄金水道”及与京广、沪汉蓉等国家铁路大动脉,武汉港现已拓荒了铁水联运线路50多条。向东,长江黄金水道通江达海;向西,中欧班列奔驰亚欧大陆。

这样的换乘,的确是无缝联接。本年,阳逻港先后注册中欧班列(武汉)、中亚班列(武汉)第二始发站,完结货品“下船即上车”直通中亚、欧洲。

2月底,一列搭载着60台东风轿车整车的“武汉—钱凯”亚拉陆海新快线专列从CSP武汉码头慢慢驶出,以铁海联运的方法直抵南美洲。整个行程较以往全程水运节省了12天。

用时少又省钱,货流滚滚而来。“曾经主要是省内及周边省份的货,现在西南的轿车零配件、华东的电子产品,乃至日韩的精细设备,现在都要经阳逻港进出口。”湖北中外运船务署理有限公司相关担任人刘展旭指着阳逻港繁忙的作业区介绍。

阳逻港集装箱水铁联运二期(CSP武汉码头)与铁路无缝对接。冯安澜 摄。

“这儿的铁水联运非常高效。”不少货主这样点评武汉港。

走进阳逻港操控中心,巨大的电子屏上跳动着实时数据,船只动态、货品信息、设备状况一望而知。作为长江中上游首个全主动化集装箱码头,这儿24小时工作的智能系统就像给港口装上了“千里眼”和“顺风耳”。

7月7日下午,在CSP武汉码头中控室,操作工金婷婷正在用手柄抓取集装箱,一次能够操控好几台龙门吊,集装箱吊装变得和“抓娃娃”相同简略。“智能理货、无人集卡这些黑科技,让货品周转更快、本钱更低、安全性更高。”金婷婷说。

来自市商务局的数据显现,现在已推进全市口岸智能闸门覆盖率达100%,完结24小时无人值守主动放行,“AR鹰眼”等才智使用让跨境交易完结“一站式”处理。

硬件晋级相同功不可没。跟着武汉至安庆段6米水深航道整治工程完结,汉江33公里航道提升至二级,长江中游航道真实完结了“寸水寸金”。据测算,水深每添加0.1米,2000吨级货船就能多装170吨货品。

现在的武汉港已构成9大港区、150个生产性泊位的庞大布局,年最大集装箱经过才能打破400万标箱,年吞吐量达1.5亿吨,构建起以阳逻港为中心,经开港、花山港、金口港为支撑的现代化港口群。

本年,花山、汉南港区获批暂时敞开,武汉港敞开口岸扩展至3个港区7个泊位。更令人振奋的是,5年来武汉港相继注册直达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的世界直航航线,并与中欧班列无缝对接,构成海铁联运世界中转新通道。2024年,武汉阳逻港外贸集装箱吞吐量打破77万标箱,出入境船只超100艘次,两项数据均领跑长江中上游。

从才智港口的“最强大脑”,到黄金水道的“硬核晋级”,再到世界航线的“开疆拓土”,武汉港的两次“夺冠”,是久久为功拼出来的。

中欧班列(阳逻港)第二始发站首发。通讯员徐晨 摄。

武汉港的大志不止于此。7月8日,《武汉市推进长江中游航运中心高质量开展三年举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计划”)正式印发,为这个“超级纽带”的未来勾勒了明晰蓝图:建成更具影响力、辐射力、带动力的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成为疏通长江经济带要素循环、赋能中部区域高质量开展的重要支点。

依据《计划》,未来三年,武汉港将重点发力港口基建、临港工业、航运服务及系统立异四大范畴,驱动航运经济。在铁水联运方面,《计划》也给出明晰方针:到2027年,改进三级以上航道42公里,世界多式联运通道年增3条以上,武汉港集装箱水水中转占比超越50%,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稳居长江中上游首位。

“咱们将加速构成水、铁、公多式联运现代化港口集疏运系统。”长江新区相关担任人称,将活跃构建“上游全中转、下流全分流”运送形式、全球性江海联运网络。

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则自我施压,将推进树立完善的绿色智能船只典型示范使用场景,为新一代内河航运系统供给坚实的配备保证。

7月8日下午,刚刚完结“武汉阳逻港—印尼拉博塔港”首班专轮航线的“华航汉亚5”轮船长郑好说:“12天3000海里的行程非常顺畅,这也为武汉港拓荒更多世界航线供给了名贵参阅。”。

现在,武汉港这座铁水联运“超级纽带”,不只让武汉这座内陆城市有了通江达海的决计,更有了参加全球竞赛的决心。

(长江日报记者刘海锋 制图:张莉)。

(责任编辑:休闲)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