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故宫见证中华文化根脉
当2025年的钟声敲响,故宫博物院迎来了百年院庆。故宫根脉这座从明清皇宫转变而来的见证文化殿堂,不仅是中华中华文明的物质载体,更成为两岸关系的文化特殊见证。北京故宫与台北故宫在百年节点上的百年不同选择,以及香港故宫的故宫根脉蓬勃发展,勾勒出一幅中华文化传承的见证复杂图景。
两岸故宫的中华同频与异调
1912年溥仪退位后,紫禁城作为皇宫的文化历史就此终结。1925年,百年故宫博物院在紫禁城的故宫根脉内廷区域宣告成立。百年后的见证今天,北京故宫与台北故宫以不同方式纪念这一历史时刻,中华虽共同诉说着中华文化的文化绵延不绝,但在民进党当局的阻挠下面临复杂局面。
北京故宫的百年庆祝活动从2024年便拉开序幕,一系列兼具文化深度与国际视野的举措引人瞩目。2024年9月发布的《故宫日历?2025年》系列,以生肖、百件精品文物、百年建院历史为主题的《故宫日历?2025年》及《故宫日历?汉英对照版?2025年》,以书画作品为主题的《故宫日历:书画版?2025年》,以文物故事为特色的《故宫日历?2025年?童真版》,通过多元版本的创新设计,让故宫文化融入日常生活。2025年5月,“生生不息——故宫博物院成立100周年邮票发布仪式暨文创主题展”登陆纽约联合国总部,联合国邮政首次为单个博物馆发行特别事件版张邮票,标志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全球影响力的新突破。这些活动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响亮发声。
台北故宫的百年庆祝活动则呈现出复杂面向。开年推出的“岁时吉庆——院藏节令文物精粹”展,集结器物、绘画、善本古籍与清宫档案,展现了故宫文物与传统节令的文化关联。“镇院三宝”——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郭熙《早春图》、李唐《万壑松风图》首次在台北故宫南院展出,引发岛内民众对传统文化的热情。
两岸故宫同时举办百年庆祝活动,本身就说明了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两岸文化同根同源,两岸故宫同宗同源。无论是北京故宫的《清明上河图》,还是台北故宫的《快雪时晴帖》,都是中华文化的结晶,承载着两岸同胞共同的文化记忆。
然而,在民进党当局“文化台独”政策的影响下,台北故宫今年选择与美国博物馆合作,而拒绝与大陆携手,为故宫百年院庆蒙上了阴影。
“文化台独”的徒劳尝试
民进党当局上台后,肆意推动“文化台独”,将黑手伸向故宫这一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在故宫百年院庆之际,令台北故宫拒绝与北京故宫合作,反而积极与美国博物馆联展,这一行为就是对两岸故宫文化交流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施加阻碍。
从专业层面看,两岸故宫本可形成优势互补。北京故宫在数字化保护领域的先进经验,台北故宫在文物修复方面的精细化管理,本可通过交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2015年,两岸故宫曾共同庆祝建院90周年,举办“故宫珍藏历史照片特展”及学术研讨会,展现了两岸在文化交流上的深厚基础。然而,民进党当局的政治操弄阻断了这种专业互动,损害了文物研究的完整性。更严重的是,这种行为妄图通过“转投西方、绕过大陆”的方式去构建所谓“台独”的话语体系,试图切断两岸中华文化的联系。
但历史事实与文化根脉岂是民进党当局政治操弄所能改变。台北故宫的文物皆源于北京故宫,其制度、展陈、研究体系都深嵌于中华文明脉络之中。即便民进党当局百般阻挠,岛内民众对故宫展品的热爱、对中华文化的情感广泛存在。这种基于文化认同的内在联系,是任何政治操弄都无法割裂的。
香港与台北的鲜明对比
在两岸故宫互动受挫的同时,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崛起成为中华文化传承的新亮点。2022年开馆的香港故宫,依托“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和香港的国际化平台,与北京故宫形成高效协作的合作模式。短短三年内,香港故宫成功举办众多国际大展,通过创新策展和数字化手段,让故宫文化在全球大放异彩。
香港故宫的成功并非偶然。从2012年的定期展览到2018年的正式动工,再到2022年的对外开放,其发展历程体现了对中华文化的坚定自信和专业治理的高效能力。相比之下,台北故宫近年来却因管理混乱频遭诟病。2021至2022年间,三件明清瓷器藏品破损,甚至出现两件文物从盒中滑落,工作人员只接住一件文物的荒唐事件,而台北故宫还试图隐瞒不报。更严重的是,在岛内民众明确告知台北故宫的情况下,台北故宫仍放任高清图片文档放置于对外开放查询服务的网络储存装置中,致使高清图档大量外流,暴露出管理体系的严重漏洞。
香港故宫选择与北京故宫共建,以制度整合能力和专业化治理团队,推动文物发挥中华文化的影响力;而台北故宫在民进党当局“文化台独”政策的影响下,行政干预大于专业主导,导致管理失序、公信力下降。一个“日渐向上、大放异彩”,一个“自我封闭、内耗频频”,两种路径的分化日益明显。
百年故宫,见证了中华文明的沧桑巨变,也经历了两岸关系的风风雨雨。尽管民进党当局试图通过“文化台独”割裂历史、否定根脉,使得两岸故宫合作空间收缩,甚至出现刻意对抗的情况。但文化认同的力量早已深深植根于两岸同胞的血脉之中。北京故宫的开放进取,香港故宫的创新发展,乃至台北故宫内的有识之士对中华文化的坚守,都昭示着中华文化传承的强大生命力。正如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表示,民进党当局出于谋“独”本性和政治私利,一方面极力推进“文化台独”“去中国化”,另一方面又利用中华文化瑰宝大做文章,何其讽刺,何其可悲!两岸深厚的历史文化联结谁都割不断,台湾社会和同胞身上的中华文化印记谁都抹不去,数典忘祖、背弃民族必将遭到历史的清算。
华夏经纬网专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焦点)
-
降温13℃!雷暴劲风暴雨冰雹齐上台 50个城镇降水达50至100毫米
湖北日报讯记者曾莉)4月11日,受冷空气影响,前期晴热气候格式骤变,暴雨、雷暴劲风、短时强降水、冰雹齐上台。为此,湖北省气象局发布强对流黄色省级预警,一起劲风黄色预警继续收效中。省内恩施、宜昌、襄阳、 ...[详细]
-
“十四五”高质量开展答卷丨我国经济总量接连跨过三大台阶 解锁了这些新成果
本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一项项新打破、新变化在五年间竞相爆发。我国经济怎么连上三个大台阶,用五年时刻“长”出了一个长三角的经济体量?“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总量接连跨过110万亿、120万亿、130 ...[详细]
-
央视网音讯:2025年以来,跟着无人机、机器人、AGV主动扶引运送车)等智能设备的广泛使用,我国快递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脚步逐步加速。在“才智”物流年代,你的快递还能“跑”得更快。 在安徽合肥的 ...[详细]
-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肖自立 田霞)近来,旧口镇沙港村因水稻灌溉用水引发的乡民抵触,在“钟祥治安要素智能管控渠道”的助力下敏捷停息,展示了科技赋能底层管理的成效。化解水稻灌溉用水胶葛。通讯员 供 ...[详细]
-
“春日四季气温随机,穿衣节奏风中杂乱。”近来,我国大部地区回暖愈演愈烈,特别是中东部多地气温冲上30℃,收取初夏体会卡。不过这个周末,这超前的暖意将被一股“快闪型”冷空气打断,它降温实力强,影响规模直 ...[详细]
-
中心观念:县域游览一头连着人民群众对美好日子的新等待,一头连着村庄复兴的国家战略。它不只承载着人们对“诗与远方”的神往,在深层次推进着文明传承立异和生态价值转化,还可以有用盘活村庄熟睡资源,进一步疏通 ...[详细]
-
“无缝切换”“交通分流”“虚拟电厂” 各地多措并重保证迎峰度夏电力安稳供给
央视网音讯:这几天,全国气温继续走高,电网负荷不断立异高。为做好迎峰度夏期间电力供给,各地采纳多行动满意用电需求。7月份以来,国家电网经营区最高负荷到达11.96亿千瓦。其间,山东、江苏、安徽、福建等 ...[详细]
-
2025年7月10日。驳斥流言:警觉!“医保‘个人账户’将悉数撤销”系旧谣新传。概况:近来,一篇题为《7月起医保新调整,“个人账户”将悉数撤销,卡内余额转哪里去?》的自媒体文章引起较多重视。文中声称“ ...[详细]
-
武汉普瑞眼科医院可视化Foresight千频优视飞秒手术助80后姐妹花敞开无镜日子
80后姐妹花敞开无镜日子 通讯员供图。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成晓慧)近来,武汉普瑞眼科医院屈光手术科迎来一对姐妹花小婷和丹丹。两人长期受近视和散光困扰,在全能型带教导师关念副院长的精深医术下,成 ...[详细]
-
重庆一环卫工雷雨夜倒地身亡,事发处路面被掀起,社区:不清楚是否和雷击有关
极目新闻记者 王灿。实习生 李欣 刘明慧。7月8日重庆市遭受强降雨气候,据市民发布视频称,在九龙坡区杨家坪街辖区一处道路上,一窨井盖处路面疑被雷电击中,有人倒在现场。10日,发布视频的蒋先生向极目新闻 ...[详细]